2015年8月3日到6日,由中山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和广东省物理学会联合承办的中国高等学校实验物理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会2015年工作会议在中山大学南校区举行;2015年近代物理实验教学研讨会和《物理实验》杂志第七届编委会第一次工作会议也同期举行。共有来自55所高校的80多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在8月4日的开幕式上,研究会秘书长北京大学的周路群老师宣读了张朝晖理事长发来的书面贺信,中山大学教务处处长邓少芝教授代表学校、理工学院院长李宝军教授代表承办单位致欢迎辞,何振辉教授代表学院向与会代表介绍了理工学院在最近几年的建设中取得的可喜成绩。中山大学设备处陈敬德处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同济大学顾牡教授,研究会名誉理事长北京大学的吴思诚教授也出席了开幕式。

    中山大学周建英教授在大会特邀学术报告“光场调空及成像光学应用”中报道了成像光学如何通过光场调控突破衍射极限以提高分辨率、降低介质散射等难题以实现在医学等领域的应用;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同济大学顾牡教授在“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积极推动物理基础课程的改革和建设”的报告中介绍了我国高校基础物理课程(含实验)教学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建议全体教师通过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开展教学研究等方式努力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复旦大学乐永康教授在“美国高校物理实验教学发展新动向”的报告中介绍了今年暑期参加美国物理教师协会会议的见闻及体会。《物理实验》杂志编辑部徐宝辰主任介绍了《物理实验》杂志发展列回顾与展望,呼吁与会者为杂志提供更多高质量的稿件。

    工作会议邀请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孙晶华教授作第八届中国高等学校实验物理研究会会议的办会总结;邀请青海大学郑曙光教授介绍了第九届会议的筹备进展,第九届会议拟于2016年7月中下旬由青海大学、青海师范学院和青海民族学院联合举办。周路群秘书长介绍了研究会办会流程的初稿,以规范研究会会议的顺利举行并保证会议较高的学术水平,到场代表对办会流程的修改进行了深入讨论并提出了积极的修改建议。工作会议还商讨在研究会会议上增设Poster展示以促进交流并进行优秀Poster评选、开展特色实验培训以提高实验室建设和教师成长等的可能。

    近代物理实验教学研讨会上,中国科技大学的张增明教授的“核与粒子物理实验虚实结合教学探讨”报告中重点介绍了他们建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取得的成果和下一步计划;吴思诚教授在讨论中指出:研究会应该组织力量就保证实验教学所需的低强度放射源和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北京大学荀坤教授的“北大近代物理实验课的现状”报告中介绍了他们为提高教师的责任感、保证教学质量所采取的新举措;中山大学文景辉教授的“调整近代物理实验架构,提升学生科研素养”报告介绍了他们的近代物理实验课程的新发展。其他与会代表还分别从教学新方法探究、实验室可持续发展、物理实验内容拓展、实验方法的改进、工程人才的培养等角度介绍了各自在近代物理实验教学中取得的新进展。

    对研究会网站建设,工作会议与会代表一致感谢《物理实验》杂志社为此做出的努力,同时认为:研究会网站可以在资料积累、日常交流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此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以推动网站的下一步建设;工作会议商定的“研究会会议办会流程(建议稿)”明确了会议申办、筹备流程,建议成立会议组织委员会,还对组织委员会的组成和职责、承办单位的任务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说明。

    《物理实验》杂志编委会工作会议就如何提高杂志的质量进行了认真讨论,大家一致肯定了过去一段时间以来杂志学术水平的明显提高,也肯定杂志为促进实验教学水平的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同时建议杂志开设研究前沿介绍、实验技术总结等栏目以明确杂志的定位,并通过主动约稿、规范审稿流程、提升作者群体的写作水平等措施来提高稿件质量和杂志的影响力。杂志主编吴思诚老师感谢副主编复旦大学张辛夷教授和编委东北师大王双维教授专程前来参会。

    全体与会人员还参观了中山大学的物理教学实验中心,大家对中山大学在物理教学实验室建设、学生培养质量方面取得的成绩留下了深刻印象。

    与会者一致感谢研究会名誉理事长北京大学的吴思诚教授全程参会并对会议各项活动给予指导!
    祝愿理事长张朝晖教授早日康复!

    全体与会人员一致感谢中山大学为本次会议的顺利举行所做的贡献,也感谢参展仪器供应商的积极参与并为会议的顺利举行提供部分经费支持。

下一篇:“第十二届全国高等学校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研讨会”第二轮通知